“就像一只蝴蝶飞过废墟,我又能活下去。”
——陶喆《蝴蝶》
*
实习的生活并不像预想中那样忙,但初来乍到难免会有生疏的地方。
温迟迟昨晚修改表格到了半夜,所以原本没有起床气的人被吵醒的时候差点想开门吵架,结果摸过手机一看已经快十一点。
果然上班使人憔悴,连生物钟都不准了。
周六的十一点,连吵架都找不到理。温迟迟把被子拉过头顶,接着认命从床上坐起来。
好在对门的动静不久就停下。
洗漱完,温迟迟从猫眼看出去,只见穿着制服的几个搬家师傅准备下楼。
之前是越婷陪她一块儿和中介来这看房的,这间和对面那间都是同个房东。
那天她和方玉说对面采光好,但其实面积也更大,不过相应的租金更高,超过了她的预算。
温迟迟不在意地收回视线,随便翻了两片面包填满肚子,只担心下午和越婷的拍摄会不会迟到。
上次旅拍的效果出奇好,最后一天的客人是一个模特,在博客上发了照片后转发量前所未有的高。
越婷行动力强,依模子套样请了几个粉丝量高的网红扩大宣传,也吸引来了更多客片量,这个月还没结束收入就比上个月高了两倍。
越婷和温迟迟合计了一下,准备招个助理,但没招到人之前还是只能温迟迟抽空去帮她。
今天还是出的外景。海城消费高,两人赚的虽然高,但还不足以负担长期租摄影棚的费用。
“说真的温迟,你要不干脆转行吧,我俩这创业局势简直一片明朗。”休息的间隙,越婷和温迟迟在一块儿闲聊。
虽然工作室还到不了那种高度,但两人是完全的白手起家。
越婷家境不算很好,温迟迟更不用说,这个工作室完全都是用她们兼职的钱开起来的,没想到跌跌撞撞能走到今天。
温迟迟开玩笑说:“说不定现在一片大好就是因为我没掺和进来呢?”
她毕竟不像越婷本身就是学传媒的,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谓帮忙只是帮忙拍摄花絮运营账号,或者类似今天这样布景打杂。实则客片、修图都是越婷来。
“那有什么,”越婷认真看着她,“审美是一种天赋。真的迟迟,其他都是虚的,我们给客妹拍照就是要把人拍好看了,至于什么构图,谁管啊,而且又不是不可以学......”
温迟迟没反驳,但想了想还是笑着摇摇头:“还是就先这样维持现状吧,等毕业了再说。”
她当初原本想学传媒,可毕竟没有家庭做后盾,几方权衡,在小叔的建议下还是选了更好就业的金融,如今面临毕业说不担心前路是假的,这种时候她实在没有办法就下定决心。
越婷当然也明白:“没事儿,横竖这有我盯着呢,你先好好毕业......”
“......其实我也说不明白,但总之,先走一步看一步吧,”温迟迟笑笑,把反光板收起来,耸耸肩,“反正明天的事情谁也说不清。”
虽然算是否决了这个选项,但要立刻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挥出去是不简单的。
工作完到家已经不早了,温迟迟不想自己做饭,索性就换了宽松舒服的居家服,到小区下面的便利店买零食吃。回来的路上她咬着雪糕,又不自觉再次想起越婷的话。
客观来说,尽管不是喜欢的专业,温迟迟还是学得很好。
大概是曾经学数学的那股劲从未离开过她,过去的大学三年她专业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然放弃了保研,也自信能在毕业后找到一家很不错的公司。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她会在市中心的大厦拥有一个工位,接下来或许也可以在海城扎根,可以把生活过得很不错。
可问题是,金融是她擅长的,却绝对不是她喜爱的。
并且,她似乎找到了喜欢的东西——传媒,或者说是摄影。
那个她三年前未完成的梦想,如今依旧会时不时跳出来,并且在她心中的分量不增反减。
踌躇的思绪不好受。
温迟迟抬头,漆黑夜空中只有昏黄路灯,当然无法教她看清未来的形状。
把装着零食的塑料袋重新滑到小臂上,温迟迟按了五楼的电梯按钮。
如果,她是说如果。
如果人生能重来的话,她一点要回到那个民宿的楼梯间,在越婷即将说出劝她好好打扮之前,就抢先一步捂住她的嘴——
身后的电梯门缓缓合上,温迟迟看着斜对面、似乎正要出门的李槜,如是想。
毕竟某种程度上来说,真的太像诅咒怪谈了。
她垂眼,看着自己脚踩人字拖,家居服上印满卡通图案,吃了一半的糯米雪糕被咬得坑坑洼洼,刚才在电梯镜子里被她端详过的丸子头凌乱得像刚从床上爬起来。
到底是谁在需要这种巧合啊?!
很明显李槜的表情也很震惊,但只是短短的一瞬。
他若有所思地扫了一眼她的衣服,旋即勾起嘴角:“挺童趣啊你......”
温迟迟:“......”
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几个字:“我谢谢您啊。”
不知情的人绝对看不出他们上次是不欢而散。
李槜微一挑眉头,主动解释道:“我公司在附近。”
温迟迟微笑。自动把他的话理解成是在向自己解释,住对门这事只是一个巧合,
她友善地随口问道:“创业吗?”
实习一般都是在本地找,加上上次承旭不经意提到的只言片语,温迟迟猜是这样,而且海城的创业政策是要更好一点。
李槜没回头,反手拉上家门,嗯了一声又补充:“也可以说是等着变成homeles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