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久久

第七十章 荣华堂

天才一秒记住【全本久久】地址:quanben99.com

可过了鹅颈关,路途才刚过半呢。

白家沟是一个四面环山的谷底,清朝初年的时候曾经荒废了上百年,直到白家先祖发现了它,在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

白客曾经想不明白,白家先祖为何要到这么一个“地无半里平,天无一日晴”的地方开荒种地,生存繁衍。

后来听老爸讲述一些家史多少明白了些。

清朝初年,人所周知的原因,蜀地人迹罕至。

朝廷号召各地居民到蜀地开荒拓垦。

估计白家先祖来得晚了,好地段没能抢到,只好继续向犄角旮旯里挺进。

最后终于找到白家沟这么个地方。

这里的土地虽然不够平坦肥沃,但也算得天独厚。

谷地中央有一条小河,常年川流不息。

小河两岸则有大片的竹林,可以起到巩固堤岸的作用。

只要多费点人力精心开垦,解决温饱是不成问题的。

在小路上走着的时候,白客还不时看向道路两边的山野地头。

由于人多地少,地势不够平坦,这一带的土地都被充分开发了。

但凡石头少点的土地都能看到一块儿块儿的农田。

农田里不时看到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

说起来奇怪,这一带的气候其实是很差的。

冬天湿冷,夏天潮热。

洗一件衣服,晾晒一个星期都不干。

但这一带长寿的老人却很多。

即便在眼下这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田间地头还总能看见挥锄劳作的,七八十岁的健康老人。

离村口老挺远,就看到了乌央乌央的村民。

这些村民绝大多数是白家人,他们对父子三人翘首以盼。

看到这幕盛景,白策的眼睛湿润了,连忙加快了脚步。

白宗也在后面紧紧跟着。

白客这才想起来,大哥跟老爸一样,都是第三房的长子长孙。

到了跟前,这群陌生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对着白宗、白客指手划脚。

虽然看起来有些不礼貌,但白客却感觉有些温馨。

白策拉着白宗和白客向宗亲们一一介绍。

而白策指着那些陌生人介绍时,白客却一个都记不清,因为好多都在三辈儿人之外了。

但无论如何,白宗、白客哥俩的辈儿还是很高的,很多看起来比白策还老的人都得叫白客叔叔。

大家簇拥着父子三人向村子里走去。

村子里,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土地都被充分开发出来,而且多大种的是水稻,连正常行走的小路都没留下。

唯一能够行走的就是田埂。

由于三天两头下雨,田埂极其湿滑。

当地村民早已习惯这种路径,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行走自如。

白宗、白客他们哥俩只能颤颤巍巍地走。

要是一不留神掉进稻田里那就糗大了。

众乡亲簇拥着父子三人穿越阡陌纵横的稻田,来到谷底的高处。

那里也到处都是农田,不过种的并不是水稻,而是像苞米、蔬菜之类的东西。

在歪七八钮的农田之间,有一小块儿空地,那里有一个坟包,竖着块儿墓碑,上面书写着“白秉文”三个大字。

白客知道这个白秉文就是白家第三房人的先祖。

他是白策爷爷的爷爷。

当年,白家第一代先祖带着老婆和两儿一女在白家沟住下来后,开始了拓垦耕种的生活。

但前三代一直过得十分艰苦,有时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主要原因在于人丁不够兴旺,缺少开荒种地的劳动力。

直到三四代之后,白家出了一个叫白华章的先祖,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个个身强力壮,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五大房人。

没多久,白家沟的土地已经不够他们开垦了。

五大房人中,只有老大白胜文、老三白秉文留了下来。

其他三大房人继续到外面拓垦开荒、开枝散叶去了。

又过了若干年后,白胜文的子孙们也纷纷出去了,白家沟便只剩下第三房人这一支了。

而白策和白宗就是第三房人的长房长孙。

此时,墓碑前早已摆放着新鲜的贡品,墓碑也被擦拭一新。

在众人围观之下,二叔先拿来一挂鞭炮放了一通,然后拿来香和蜡烛等东西。

先在香炉两边点燃两只蜡烛,然后白策举着三炷香跪在墓碑前。

白宗和白客则各自举着一炷香跪在父亲身后。

三人手里的香被二叔点燃了,然后举着磕了三个头,这才缓缓起身。

围观的父老乡亲们又寒暄一番,纷纷离去了。

白策的兄弟姐妹中,眼下就剩二叔和三叔还留在白家沟。

三叔常年在外干木匠活儿,家里只有三婶和两儿两女。

乡亲们都散去后,二叔领着父子三人走向老房。

白家的老房眼下二叔一家住着,三叔另外在谷底高处又建了一所宅院。

在此之前,白策曾经对自己儿女把老房吹得天花乱坠,仿佛老房就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一般的存在。

其实,它跟白客他们在北方的家一个格局,只不过多了一进而以。

最外面一进院子,也是两间正房,然后东西各两间厢房。

只是由于南北风俗以及气候的不同,房子的格局稍有差异。

尤其房子的形状更是大不相同。

南方房子的房顶都是飞檐结构,铺着瓦的,房子也有棱有角。

而北方房子的房顶都是平的,房子也四四方方。

在南方人看来,死人才住四四方方的房子,活人的房子就要有棱有角。

当然,这主要跟北方的气候有关。

北方的房子,房顶要是盖瓦的话,几天就被大风刮走了。

打眼看上去,这老房子年久失修了,到处破败。

门楼上爬满青苔,院墙也破损了好几块儿。

看起来远不如白客他们在北方的小院。

但走到近前,看看房子的雕梁画栋,再看看一砖一瓦的构造,却不是白客他们北方的新房可比拟的。

它自有一种岁月的味道在里面。

穿过门楼,左右两边是廊道,可以直接走进外层的院子,也可以到达下一进院子。

门楼正对的院子中间,一幢残破的照壁挡住了去路。

照壁斑驳陆离,但还是能隐约看出用碎瓷碎片拼凑的几个字——荣华堂。

第三房人白秉文虽然在白家沟站稳了脚跟,但也只能算是解决温饱,接近小康而已。

住的房子也只是普通的砖瓦房。

到了白秉文孙子这一辈儿,长子生了两个孙子。

长孙映辉,次孙晓初。

这哥俩成年后都十分能干,二十来岁就把生意做到下江了。

他们往下江做桐油和中药材生意。

他们做生意时先雇人砍伐树木制造木船,用木船运送各种物品到汉武或者魔都后,就连船带物一起卖掉。

然后再坐船回来。

几次三番后,发了点小财,然后哥俩翻修了以前的老房,盖了两进的院子。

在照壁上还镶嵌了三个字:荣华堂。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新黄易天地】《渣攻改造,BE改写HE》【白鹤看书】《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神话:灵性支配者

《重来1976》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久久quanben99.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放开我女儿厨子在韩娱茶道传承系统重生之清爽人生宠物贩子的奋斗文学大宗师歌唱者也环保大师神仙农场我才是真正的主神神级明星系统中药供应商都市神灵艺人重生摇滚之王重生之无节操系统环保使者黑拳医生韩娱养成韩城谍影青龙白滚汤心灵黑客我的能力很变态韩娱之我的会长大人墨骗之天厌幽梦的奴隶百合日记文青是不是种病文娱之星随身带着俩亩地美饮供应商神级紫荆花牧场卡牌大明星华尔街门诊部脑部动漫制造机文艺界奇葩编造武侠秘籍吸金大富豪诸天扫码成神手机制造商娱乐之王传媒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