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养一只万人嫌崽崽
自动驾驶发挥得非常完美
穆瑜不晕车,
他的第二部
电影甚至是个赛车手,冲过山川湖海、冲过滚滚黄沙,最后坠毁在星空下的山谷。
像极了那个关于人生的奇妙比喻。
这一次没有故障、没有意外。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一路风驰电掣,
漂亮的流线型车身还在培育中心门口潇洒甩了个尾。
心有灵犀一样,穆瑜刚下车,就接住了一路冲出来的小雪团。
——从“温室”里刚出来的孩子,第一次来到现实,
通常都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
就算是刚拿了儿童组的分站花滑冠军、短节目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分数纪录的伯格黑德少年组大哥也不行。
小家伙比预估的常规清醒时间早了五分钟。
醒来以后,工作人员和穆瑜这边联系,还很是惊讶:应邀离开温室的不只是这一组家庭,
但一系列流程下来,
少有这么稳重、这么乖的小朋友。
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
醒了也不哭不闹,自己抓着衣服一点点穿、自己挪到窗口等老师来接。
结果电话还没撂下,自动驾驶的人工智终于听到车主“能快一点吗”的提问,
一个激动,直接就油门焊死原地起飞,生龙活虎蹿过了最后的三个立交桥。
工作人员一边感叹不愧是儿童组花滑冠军,一边实在好奇:“雪团小朋友就叫这个名字吗?”
如果不考虑颁奖词生硬地念“这位雪团小选手”、现场解说员生硬地念“这位雪团小选手”、西蒙斯一直在追问“不是途安吗为什么是雪团小选手”直到被搭档恼羞成怒掐了麦的话。
——这也好理解,你干的都不是这个角色的活了,没道理还拿着这么个角色的身份。
棉花手绢想得还挺全,上面歪歪扭扭绣了行字“不准擤鼻涕qaq”,旁边一个打着叉哇哇哭擤鼻涕的小火柴人。
穆瑜向工作人员颔首致谢,笑着拢住小家伙,按照惯例额头贴贴:“欢迎回家。”
怎么说呢……热情洋溢的颁奖词在那一瞬间,都相当微妙地卡了个壳。
漫天金雨、灯光明亮,稍显暗淡的冰面衬着一身璀璨的小白鹰。
“……”穆瑜轻咳一声,没忍住笑了:“嗯。”
穆瑜刚下车,
就看见小雪团跌跌撞撞冲出来,
一边还指着立交桥,
大声回答工作人员“要去哪儿”的追问:“家!!”
怎么就敢每天晚上都钻进被窝里,一点都不怕第二天一睁开眼睛,老师就不见了。
小雪团跌跌撞撞地扑进自己无所不能的移动城堡。
曾经在打骂里跌跌撞撞的幼童,已经脱胎换骨一样彻底重生,仰头站在冰场中心,黑眼睛像是干净坚硬的寒潭。
小雪团手忙脚乱地想要抹眼泪,又不舍得弄脏新衣服,更不舍得往老师身上蹭,系统贴心地变成了块棉花手绢。
特别酷的小朋友像个小炮弹一样,一头撞进老师的怀里,大口大口喘着气,小胳膊勒得特别紧。
穆瑜拢住小雪团的后背,一手轻轻掀起压得低低的小鸭舌帽,听见仍未平复的急促呼吸声,认真迎上那双仍有余悸的黑眼睛。
而培育中心这边,工作人员还举着手机发愣,
“这么乖的小朋友”一看见那辆车上熟悉的迎风飞舞的棉花糖,
也扭头就往门外冲。
穆瑜笑着点头,把他拢进怀里,呼噜呼噜毛吓不着。
要是任务者导致剧情背离原世界线75%以上,就代表所领到的角色身份失效,想要继续留在这个世界的话,就要改回任务者自己的名字。
通常情况下,穆瑜是习惯用“穆瑾初”这个名字,不过这次他打算就用本名,找个时间让s03世界的ai帮忙改一下。
其实穿书局有个规定。
比如不只是满足于设计房间,还挺想设计小帽子小衣服小背带裤。这会儿一个戴着顶小鸭舌帽、穿着衬衫格子马甲马丁靴、攥着老师同款缩小版手杖的小绅士就特别酷。
眼泪水刚要夹不住的余雪团小同学:“……”
穆瑜单手重新调整了座椅间距,抱着小雪团坐回驾驶室,关上车门。
也不知道这么容易掉眼泪的小哭包,怎么就能咬着手腕狠下心,计划送老师出温室,自己躲在衣柜里悄悄絮窝。
工作人员赶上来给他们送定位器和名牌,还忍不住感慨:“余雪团小朋友真棒。”
虽然手脚都不太听使唤、跑出去的时候是同手同脚、下楼梯差一点就是滚下去的,但花滑运动员对身体的天生掌控,还是让小雪团灵活地挣脱了工作人员,一路冲出了培育中心的大门。
工作人员追得直喘,
相当错愕什么样的家能从立交桥飞过来:“你家是个移动城堡吗?!”
小家伙身上穿的是穆瑜早叫人准备好的衣服——酒店那边的金钥匙绝不会在这种细节出岔,穆瑜那个当设计师的梦想虽然夭折,但也在夭折之下,侧向发散得相当广阔。
穆瑜其实也很欣赏解说员的文采,单手拢着小雪团,稍一沉吟:“其实——”
等他和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商议好,慢慢开回去看看风景以后,就发现小家伙在怀里绷不住地乐,一块有着自我意识的棉花小手绢上下飞舞地躲。
雪团小选手紧紧攥着名牌抢答:“嗯!”
小家伙对这件事没有任何意见,坚定表示老师姓什么自己就姓什么,只不过依然贯彻着自己的审美,坚定地相当满意且喜欢“雪团”这个名字。
“欢迎回家。”穆瑜拢住小家伙的后脑,慢慢帮他收惊回神,“我们一直在一起。”
哪会有小朋友不害怕一睁开眼睛,看不到老师、看不到爸爸妈妈,在的地方不是家。
艺术相关的竞技体育赛事在s03世界热度非常高,温室内火,温室外更火,工作人员也看了那只惊鸿一现的小白鹰,对那天的颁奖典礼印象相当深刻。
虽然最后关头出了点小意外,但整体来说,情绪调节能力这么强的小孩子依然不多见——上个家庭的家长晚来了三十秒,培育中心差一点就被眼泪淹了。
不是什么大事,反正剧情的偏差值早就超过75%了,他这个身份的初始职业又是编剧,直接就解释说是笔名。
整个场景都美得叫人恍惚失语。
余雪团小朋友的语言功能是真恢复得非常好,一口气五个字都不带含糊:“一直在一起!”还自带回音,“在一起!”
哪像这个小朋友,乖乖被老师领着说“谢谢”,还有心情从老师怀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往外面看。
满意到听见有人叫就特自豪地答应,小胸脯挺得可高,答应声可清脆。
队里每个少年队员都有、所以大哥当然也有的训练日志里,暂时还不能熟练使用文字的雪团同学,一笔一划地用火柴人记日记:要在所有的赛场上,都刻下“雪团”的名字。
也不知道这么中二的台词是谁教的。
穆瑜和系统暗中调查良久,九成九的疑点,都指向某只翘尾巴的红毛小公鸡。
“就先叫穆雪团吧。”穆瑜揉小家伙软软的头发,“长大一点再讨论。”
要是有朝一日叱咤风云、统治冰坛的雪团选手依然特别喜欢这个名字,一直叫这个也没什么不行。
怕就怕长大以后,审美发生一些不可控的迭代升级。
系统对人类心态随年龄发生的变化好奇不已:“宿主,一个人长大以后,审美变化会这么大吗?”
“会吧。”穆瑜要陪家里的小朋友,依旧把方向盘交给人工智能,“我五岁的时候,还想叫穆·苏格拉底·沙卡拉卡·biubiu。”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仗剑独行斩鬼神》《赛博朋克:2075》《又逢君》【蔷薇小说网】《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不正常型月》《道爷要飞升》《高武纪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