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久久quanben99.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d
第110章白釉的华丽变身
那俩人进来之后,探头往店里看了一圈,见里面除了叶小池没别人。其中一个人便犹豫着停住了手,他本来是打算把纸箱打开,把里边的东西拿出来的。
“你是看店的”另一个人见叶小池过来,便问道。
“没错,两位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一会还有人回来,我要是定不下来,你们可以跟他谈。”
那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先前要开纸箱的人问叶小池:“你们这个店,收不收古董”
“得看看才能决定收不收,你们要是有什么要卖的,可以拿出来给我看看,一会儿来人了,让他也看看。”
这两人里,那个话少的,叶小池总觉得有点眼熟,好像哪天看过了。如果真看过的话,有可能就是在店里看到的。那说明这人来过店里。叶小池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先把他们留住,观察观察再说。
那俩人见叶小池说得笃定,话少的那个便示意跟他同来的人把纸箱打开。
“这个东西,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们哥俩肯定不能拿出来卖。”
说话那个,不像是常待在室外的,可是却像是有着压力一般,表情有些愁苦,好象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叶小池点点头,表示她在听,可心里却毫无波澜。不能怪她麻木冷漠,实在是这样人她见多了,真正愁苦遇到困难的确实有,可来店里卖货的不管怎么愁苦,都很有可能只是他们编的一个故事罢了。影帝级别的大忽悠,在这儿不稀罕。
“不介意的话,我先看看吧。”
叶小池说完了,见他们同意,便示意那人把那个天球瓶放到柜台上。
等瓶子放好了,她先绕着瓶子看了一遍,先利用自己这一个多月训练出来的眼力来初步判断一下。然后才用手拿起瓶子,看看底款和瓶底,然后再仔细观察瓶身上图案如何运笔。看了一会儿,默默把那雍正款的黄釉折枝花果纹天球瓶放下了。
这是表示她已经看完了,把天球瓶拿出来那人见叶小池没说话,便主动问道:“这瓶子是我姥爷给我妈的陪嫁,三十年前为了保住这个瓶子,我爸妈在院子里挖了个大坑给它藏了起来,这才没让人找着,要不然恐怕留不到现在。我妈说,这东西从我姥爷往上数最起码得有四五代之前就有了,肯定是真东西。”
对他的话,叶小池表示肯定:“是真东西,也到代。”
听叶小池也这么说,那俩人对视一眼,心下暗喜。先前说话那人又说道:“我就说,像姑娘你这岁数才这么大,就能来这地方上班,肯定不是一般人,现在一看,眼力果然不得了。姑娘你说得特别对,这东西就是雍正那时候的,那时候我家祖上可是大官。哎,可惜啊,传到我这一代,都是混日子的小老百姓啊。真是愧对列祖列宗了。”
那人一脸戚戚焉的样子,让叶小池又被动地欣赏了一回不要钱的表演。
叶小池这回没应和他的话,反倒将目光放到另一个人身上,那人本来神色正常,叶小池有意无意地看他,让他心里不能不多想,这姑娘这么看着他为哪般
先前滔滔不绝的人说了一会,叶小池并没有像先前那样给予他回应。原以为叶小池既觉得这是到代的老东西,有可能会让他们报个价呢,可这姑娘似乎并没有那个意思。
那么,她是不是不敢自己跟他们俩谈收货的事,在等另一人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如就先不跟她费唇舌了。说话的人这么想了,便没再啰嗦下去,决定安静一会儿等另一个人,那个男的回来再说。
他不说话,叶小池却说话了:“刚才听你说的意思,这个天球瓶是从你姥爷的祖先传下来的,其中有一任祖先在雍正朝是个有身份的人。你要这么说的话,我就有点不太明白了。”
“怎么不明白了”难道他们这样说有什么破绽吗
“你们带来的这种天球瓶,我见过真品,也在图册上见过。”
叶小池实际只在图上看到过。图上显示的瓶子是雍正时宫窑出的。以黄釉为底色,绘着折枝花果纹。这件东西如果真是雍正官窑黄釉折枝花果纹天球瓶的话,叶小池肯定要打电话或者传呼给左煜诚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样一个瓶子,做他们的镇店之宝是可以的。至于精品,那更不在话下。
她见过话少那人没忽略到她说见的不是这个瓶子,而是这种瓶子。那么,她是不是看出了什么不对可这瓶子是他们精心造出来的,就是为了这一天,怎么只遇到个姑娘家,翅膀还没长硬的丫头,计划就进行不下去了
不是说左煜诚要收精品吗他们这个怎么看怎么像精品,可她看起来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向,这
“姑娘,你说实话吧,到底什么意思,要是没看中的话,我们哥俩上别的地方看看去。”
听他们这么说,叶小池心里庆幸,幸亏早上左煜诚给她讲底款假冒的事情时,又给她讲了点别的。
结果刚讲完,便遇上俩过来给她送机会来实践检验的了。
这一检验不打紧,让她看出来好几处有问题。看上去是个黄釉底折枝花果纹天球瓶,可实际上呢,是个白釉的老瓷,确实是个到代的老瓷没错。然而,但是,这些人在这老瓷上加了黄釉,又绘上了釉上彩的折枝花果图案,然后重新入炉烧制。如果左煜诚没给她上课,她自己凭着感觉来判断的话,可就犯错了。因为这确实是个老瓷啊。
而雍正朝官窑的黄釉彩瓷相对于白瓷,自然要珍贵多了
叶小池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你们带来的瓶子也是我见过的那种的话,那就是给宫里进贡的瓶子。黄釉为底的粉彩在雍正朝不是应该在宫中吗他那时候吏治很严,如果你们说的那个祖先也在雍正朝当官的话,他是怎么得到这种瓶子的贪墨应该不会是吧那是赏赐吗”
你才贪墨,你全家都贪墨那俩人总算明白叶小池根本就没有收下瓶子的意思。可是他们想,另一个人不是快回来了吗兴许另一个人会有不一样的说法。
在那俩人的盼望下,董庆终于回来了。
第111章看破不说破
董庆这时候跟郑镇宇聊得正酣,郑镇宇也是没想到,他几天没过来,事情竟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可记得,那次他自主张让叶小池陪着左煜诚参加那次晚宴时,左煜诚还警告过他别再有下次。
当时他还跟左煜诚开玩笑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说不定哪天量变到质变,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他竟说中了,就好像随手射出的一箭,却正中靶心,这感觉不赖。忽然觉得,他挺有先见之明的。
看看时间不早,董庆就跟郑镇宇两个离了饭店,各走一边,郑镇宇回了公司,董庆自然是回店里。因为还要上班,他们都没喝几口,这点自制力还是有的。
董庆从郑镇宇那边得了点拨,一路琢磨着怎么实施,心里想着事,就感觉走得很快,事还没想清楚呢,就到地方了。
进去一看,叶小池在柜台旁边站着,她边上还有俩男的,一个人手边有个纸箱,在柜台上放着。
“董哥,回来了,事办完了吗”
叶小池闻得出董庆身上有很淡的酒味,估计也就是象征性地喝了那么一点,以他的酒量倒也没什么,可能跟朋友一块出去吃饭了。
果然董庆告诉她:“完事了,跟人吃饭去了。”
然后董庆看着那俩人,显然是想知道这俩人的来意。
叶小池便告诉他:“这两位想问问他们这个瓶子咱们店收不收,老板说过了,收货的事你做主,董哥你看看吧。”
说是这么说,其实左煜诚也就是让他在收货价格上把把关,毕竟叶小池入行时间不长,对行情还不太清楚。
可货好不好,值不值得收,还是要俩人一块参详比较稳妥。
所以董庆问道:“你看了吗”
叶小池神色淡淡地说道:“看过了,你看看再说。”
董庆对叶小池说话的客气态度让那两个人感觉不太好。似乎这后来的男的对那丫头的看法挺尊重的。
可偏偏那丫头也不知道是真看出来什么了,对这瓶子就是没什么兴趣。虽然他们不敢相信,她怎么就能有那本事看出来呢可事实明摆着,她就是不看好这东西。
董庆看了叶小池的表现就知道了,只怕这东西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不过程序还是要走的,东西都放这了,那就看看。哪怕是个假的,也能给他增加点经验。
这行雷太多,不管多小心,也保证不了能时时刻刻避开雷区,多点经验总是好的。
所以董庆认真地把那折枝花果纹瓶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又从柜台边上拿出放大镜,重新看了一遍。
那俩人心里又打鼓,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时董庆把放大镜放下,然后说道:“我们这个店目前很多货都不收,不好意思,这件也不符合我们这儿的收货要求。”
董庆说的很明白了,那两个人不可能听不出来。那就是他们精心伪造出来的所谓精品,被这两个人先后看穿了。哪怕这东西真的到代了,人家也不要。
这两个人本来期望着这东西能卖出一大笔钱,甚至都做过计划,最低卖多少卖完了得了钱要买点什么原来说好了,他们两个各拿三分,其余的四分是别人的。
就算要分三份,卖的钱如果能达到他们的期望,那对他们俩也不是个小数。不挥霍的话,说不定够用半辈子呢。
那个抱着纸箱进来的男人还幻想着用卖瓶子分到的钱开个小店。从此就不用这样东奔西跑坑蒙拐骗的了,或者业余有空干上几票也行。这样有正当事做又能挣点偏财,多美啊。
可惜俩人想的都太好太美了,现实中却容易怕什么来什么,这俩人也不例外,董庆说出的话,正是他们俩担心的事。这怎么还卖不出去了呢
抱着纸箱进来的人不甘心地说道:“说实话,这东西要不是家里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我根本不可能卖。既然你们不识货,那算了,咱们走吧,上别家看看。”
董庆笑呵呵在他们身后说道:“兄弟我打小就摸了不少好玩意,到现在多少年的经验了有些话看破不说破就是了,两位出了这个门,下次要再来的话,买东西欢迎,卖东西的话得看是什么货了。”
董庆这意思可是更明白了,那人刚才要是不叨咕那一句,他也犯不上说这些。
那俩人见状,知道这个店他们俩已经挂上号了,再来卖东西只怕不好使。
俩人摇着头,抱着纸箱无奈走了。叶小池看着空手出去的那个人的背影,这才想起来什么时候见过他了。
真是那天他发现老侯最近上了几个仿造的粉彩之后,一进店门就要买那个假的粉彩蒜头瓶的国字脸。因为他的脸型不常见,所以叶小池印象较深。只是他留了点胡子,换了衣服,还在鼻梁上搭了副眼镜,所以才没马上看出来。
这人前后两次出现在店里,这确实是需要注意的情况,所以叶小池指着那人背影问董庆:“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
董庆毕竟进来的时间短,并没有仔细打量那个人,上次国字脸来的时候他也没跟那人正面对着脸说话,所以他没看出来。
不过叶小池既然说了,那就应该是的,所以董庆把这事记下了,回头查一查这俩人,万一是有计划针对他们店呢
“这个事,我知道了,回头我找人查。你先不用管了。”
叶小池知道自己在这边没什么人脉,要说认识人,也就是自家几个亲戚。至于店里来来往往的客人,那只是混个脸熟,能买店里的东西就不错了,还想让人帮忙办事所以要查的话,肯定是交给左煜诚和董庆他们办合适。
董庆打发走了那两个人,暂时也放下叶小池刚告诉他的事。想起了郑镇宇的嘱咐,便跟叶小池聊天,“小叶,在咱们这待着还行吧”
“那当然行了,太行了。”
叶小池给出肯定答案。
“知道这个店开了有多长时间了吧”
“知道,不是说过了吗有六年了。”
“嗯,对,那天说了点。不过还有很多事你都不知道”
第112章“历史的味道”
董庆平时的话就不少,可叶小池发现,今天董庆的话更多些。说的大都是这个店从无到有的艰苦过程。
叶小池本来以为他今天特别想说话。可听了一会儿,就感觉出来,董庆的话,看上去像是在忆苦思甜,没事闲聊。可左煜诚出现的频率有点多了,而且都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的。
叶小池便抬起头,笑着看向董庆的眼睛。董庆被她看得有点心虚。
郑镇宇说要让他有意无意地在叶小池面前提一提左煜诚,适当美化一下,换成古话,那就是在叶小池面前,含蓄地为左煜诚美言几句。
也不知道老郑出的这主意行不行他做的是不是痕迹有点明显了郑镇宇警告过他,说叶小池这个人,挺尖的,叫他表现得要不经意一些,免得让她看出来什么端倪,产生反感情绪。
“小叶,我今天是不是话多了点。”
董庆到底问出了这句话。
“没什么,就是觉得你跟老板关系挺好。三句话里有两句都能提到他。”
董庆:“”
确实明显了点啊,左煜诚要是知道,会不会想给他嘴贴上封条
叶小池又说道:“现在也没什么人,我上楼去把那两个铜镜处理一下,你在下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