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男神上西天》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久久quanben99.com
194根白色柱子静静躺在绿茵地上,曾阮激动得脑袋发懵。
这会全场都涌向她这边的高点,操场上的人寥寥无几,唯有李慕白长腿一跨走进去,烈烈风中单手插兜,低头在里边翻什么。
难道还有没发现的?
曾阮更激动了,猫腰在一群人手肘下左右钻,刚挤回就听见他跟人甩嘴皮子:“还是有误差,79和80之间的角度和别的地方有区别。”
卫东青解释:“100多根柱子都是学生自发做出来的,到这个效果都都很好了,哪能那么精准?”
李慕白拍手,戴上墨镜:“他们能。”
千年以前创造莲花阵的人却能,在没有精密仪器、没有机械化运的时代,用智慧和双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古人啊……
“李慕白!”
李慕白转身就看见曾阮,眼睛很亮,刘海贴在额头上乱糟糟的,她激动得老远都在喊:“你在上边看过了吗?我都不敢想原处摊在沙漠上会多美!”
李慕白扯了下嘴角。
“你怎么知道它会倒成一朵花?还是莲花?”
曾阮绕到他面前:“又怎么确定哪根是第一根的呢?”
男人似乎没听见,铁了心往回走。
“哎哎李慕白,你别走啊!”
“立佛站的位置是巧合吗?”
“还有那些倒下去的路径,前后左右都是木桩子怎么确定哪个是下一个?”
“喂,喂!”
曾阮越问,前边那人走路的速度就越快,她眯起眼睛磨牙暗道,跑什么?比跑步我还怕了你了?
当她开始百米冲刺的瞬间,没想到李慕白忽然转身,曾阮刹车不及,一脑袋把他顶出了操场跑圈。
“慕白!”
“队长!”
“哎呀你没事吧?”
李慕白单手捂胃,脸黑得厉害。
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在闹嚷嚷的背景下,这一桌简直就是食不言的典范。
曾阮偷瞄了一眼,李慕白的脸色依旧不太好,面前一大盘的东西也没见动过。她低头看自己的,小口地刨了下。
等到快要吃完,听见有人在喊自己,曾阮下意识护紧面前的盆。
李慕白冷着一张俊脸:“给我。”
自知理亏,她心底做了无数斗争,还是忍痛把盆推到桌子另一边。
男人慢条斯理拿起筷子,把盘中菜一点点地夹到她的盆里。
奇了怪了,曾阮不仅不惊喜,还很诡异:“你不吃菜?”
李慕白筷子一撂:“老子现在胃疼得要死,与其倒了喂猪,不如喂你。”
看看,果不其然。
而追寻历史需要大量的印证,好在大学图书馆占据地理优势,他们需要书籍这都有。李慕白一头扎进图书馆,差不多下午2点才出来。
他把写满东西的本子放卫东青面前:“中国发现最早的一张佛脸,差不多也在这个时期,佛面是犍陀罗式。”
“什么是犍陀罗式?”
两人的目光齐刷刷转过来,好奇宝宝曾缩了下脑袋。
“平时叫你多读书你不读,”男人冷笑:“自己百度去。”
曾阮咧嘴想露獠牙,黑洞洞的缺牙部分很醒目。李慕白看了两眼,刚才要说的话忘了不少。
他顿了顿,组织思路后继续:“你发现的肉身立佛也差不多属于同一时期,我仔细看过,它的眉眼轮廓深,额头高窄,不是汉人长相。”
“你发现”三个字让卫东青又高兴又羞愧。
接触的这些时间下来,他深深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和别的不一样。相比之下,自己之前的阴暗心思简直有辱考古者的身份。
卫东青恨不得之前的事没发生过,洗心革面踏实做事:“立佛已经交给了吉大研究,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弄清楚它是谁,才是解开这莲花阵的关键。
两人谈话间,曾阮把李慕白放桌上的那一叠纸拿着翻。第一页到第十四页全是公式,密密麻麻的,看得人头皮发麻。
后边是写的历史推测,笔墨遒劲的汉字边时不时有待求证的问号。
曾阮低头继续,最后定在了一页纸上。
她一开始以为是黑白照片,但指尖摸过的地方蹭上了铅笔的灰黑,才发现是一幅画。
绵延的沙丘,密集的胡杨树林,下笔利落,光与阴影的分割恰到好处,咦,柱子里边还有一道影。
曾阮贴近看,鼻尖蹭了一团铅笔灰。
“快3点了,今晚是住这还是回去?”
李慕白敲敲木桌:“看你们手里还需要研究些什么,我这边已经差不多,先出去一趟,今晚就不管我们。”
灰鼻尖抬头:“你要去哪??”
“洛托镇,你的牙齿做出来了,不想要?”
她忙放下东西蹦起来:“要啊,怎么不要!”
到了吃晚饭的点,烤瓷牙终于安上。
医生吩咐她:“这几天你磨合下,不要吃太硬的东西,也少喝碳酸饮料。如果有红肿发炎或者不舒服的情况,记得过来找我。”
曾阮一路龇牙咧嘴,白白的牙齿和周围并没有什么区别,她高兴坏了。
李慕白懒得搭理她,专注开车。傍晚的风从窗外吹入,燥热中已经能寻觅到一丝秋意。
开始穿戈壁的时候曾阮关上窗,扬起的尘差点扑了前玻璃。没过多久看见一头大毛驴叮叮当当的,拖了一板车的水桶出现在车前方。
板车上还蜷着个老人。
这还是个上坡路,要超车的时候曾阮转过头看,可怜的毛驴走得嘴都歪了,脖子上的铃铛也晃得有气无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